營口應急科普館開館提升市民防災避險能力
本報訊 記者佟利德報道 發生地震時如何避險,電動車發生自燃如何處置,企業如何防風避險……日前,營口應急科普館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通過VR體驗、設備實訓、視頻宣講等方式,帶群眾沉浸式體驗各類災害場景,學習避險知識,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營口應急科普館位于營口圖書大廈5樓,總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目前設置了VR體驗實訓區、消防地震設備展示區、科普區、宣教小劇場等功能區,涵蓋地震感知、電動車及燃氣火災模擬、VR應急安全體驗、心肺復蘇、學生應急避險等20余個體驗項目。
3月5日,記者來到營口應急科普館體驗。戴上VR頭盔,進入地震體驗艙,眼前就出現從地震發生到躲在桌下避險再到被困廢墟下的不同場景,身體能感受到不同震級帶來的震感,還能邊看邊聽不同階段的避險自救知識。
“營口應急科普館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盡快盡好盡多地學習和掌握各類應急避險知識。”營口市應急管理局防震減災科科長陳麗麗介紹,科普館引進各類設施設備模擬地震、火災等現實場景,通過實訓演練教體驗者盡快掌握應急避險本領。同時,科普館以“大應急、大安全”為建設理念,涵蓋自然災害、企業安全生產以及百姓生活等各類災害風險的預防、應急處置和自救施救等各項內容,盡可能地為體驗者一站式增技賦能。進入開學季,營口應急科普館接待量與日俱增,目前已接待40多支各類團體上萬余人次。
責編:齊志揚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
- 兩會新華社快訊: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
- 習近平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 兩會特稿|共創教育科技人才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盟民進教育界聯組會上的重要講話指明前進方向、凝聚奮進力量
- 看圖學習丨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范 總書記對經濟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
- 主播說聯播丨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 習言道|全國兩會,習近平再提兩鏈
- 中國信心·強大韌性
- 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 | “社會工作一定要加強”
- 時政新聞眼丨參加政協聯組會,習近平為何聚焦這一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熱解讀·見微|細算“玉米賬”與點贊DeepSeek背后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