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鐵嶺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全省第四
本報訊 記者狄文君報道 11月13日,記者從鐵嶺市“沖刺四季度、打贏攻堅戰”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鐵嶺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328萬千瓦,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42.7%,居全省第四位。
今年以來,鐵嶺市奮力推進“五個基地”建設,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態勢。其中,通過加力建設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基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能源轉型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確。
新能源項目加速開工建設。今年,鐵嶺市新增200萬千瓦風電7個子項目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36.2億元;昌圖融科等7個“負荷新能源一體化”項目加快建設,已完成投資17.5億元;鐵嶺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8個納入省央地合作重點的項目,當年完成投資19億元。與此同時,組織申報新質生產力項目32個,總投資達564億元。
綠色轉型步伐更穩。吉能35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入選國家級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火電+新能源”融合式大基地項目入選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典型案例,遼寧鐵嶺華電氫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綠色技術入選省綠色低碳技術及案例成果展,華電鐵嶺25兆瓦離網儲能制氫一體化項目成為夏季達沃斯唯一綠氫供應方,且榮獲省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目前,調兵山循環經濟示范市順利完成國家級驗收。
責編:曹思洋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文化中國行 · 博物館里見中國 | 4000余年的漫長等待,只為這一場相遇......
- 文化中國行|又有新發現!“三國迷”快來集合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丨煙火日常里,游出最威風最華麗的龍
- 文化中國行·文博日歷丨陶寺遺址博物館開館 沉浸式感受中華文明早期形態
- 文化中國行|又美又火!文創產品走紅折射文旅產業新趨勢
- 文化中國行丨4000多年前的宮殿是何模樣?去陶寺遺址博物館來場遠古體驗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 | 吳王夫差劍:“還鄉”故事書寫兩岸交流佳話
- 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苗繡:深山里的“中國高定”走向國際舞臺
- 辟謠(2024年11月14日)
- 中央媒體看遼寧丨新華社:拓寬新銷路 延長產業鏈——遼寧鞍山寵物產業一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