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凍梨火出圈 開啟增收好“錢”景
本報記者 嚴佩鑫
“在這里很舒心,離家也不遠,鄉親們來這里打工,一天最多能有120元收入。”10月24日,在燈塔市大河南鎮新光農機合作社的玉米加工車間,數十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村民興奮地說,“多虧了合作社選了好項目,帶動大家一起致富。”
“東北大凍梨”火出圈后,新光農機合作社瞅準這一商機,利用原有的速凍鮮食玉米生產線加工凍秋梨,不但延長了產業鏈,而且豐富了農產品加工品類。
新光村近八成年輕人出去打工,面對村里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的局面,金哲南牽頭成立了新光農機合作社,通過籌資、貸款,先后購買了7臺拖拉機、30臺水稻插秧機、5臺收割機,不但解決了本村的水稻種植、收割難題,還到外村包地,為周邊鄉鎮提供稻田生產服務。
在合作社的車間里,成箱的蘋果梨被工人投進沸水中“殺青”、裝筐晾曬。晾曬72小時后,“殺青”的蘋果梨被投入冷庫慢凍,變成凍梨。合作社負責人金青子說,今年是合作社第一年做凍梨,計劃生產15萬公斤,每公斤能有1.2元的利潤。
近年來,新光農機合作社一直生產速凍黏玉米,以往每年也就生產3個月的時間就會停產。今年,合作社捕捉到哈爾濱冬季旅游火出圈帶動凍梨等農產品熱銷的商機后,增加了凍梨生產品類,不但延長了企業的生產周期,而且拓寬了收入渠道,也為村民帶來更多收入。在新光農機合作社打工多年的村民金素榮說,她每年都有大半年時間在這里工作,跟本村的婦女姐妹一起說說笑笑間就把活兒干了,生活日益改善。
編輯:王天琪
責編:閆尚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南方潮起正揚帆——解碼金磚合作行穩致遠的成功之道
- 習近平致電祝賀馬茂當選連任基里巴斯總統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關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鑒|這個“地下軍團”為何會成為“國家名片”?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進行時丨人間重晚晴——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愛老的難忘瞬
- 習近平會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
- 第一觀察 | 習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
- 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的講話
- 習近平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