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人唱響“歌聲里的祖國”
遼寧省合唱展演活動在沈落幕
千余人唱響“歌聲里的祖國”
本報記者 吳 丹
“拉起你的手向世界說‘嗨’,出發吧就現在,奔向未來!”10月19日晚,在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團優美、昂揚的歌聲中,“歌聲里的祖國”遼寧省合唱展演系列活動在沈陽音樂學院音樂廳落下帷幕。
本次活動由省文聯、沈陽音樂學院主辦,3天里,舉辦了開閉幕式演出、童聲合唱嘉年華、專家培訓、合唱工作坊等多項活動,千余名演員17支合唱團參與,吸引了4000名觀眾現場觀看,線上同步直播,瀏覽量累計超30萬。如此規模大、水準高、參與人數眾多、內容豐富多元的合唱展演活動是我省近年來首次舉辦。
早在10年前,沈陽便提出打造“北方合唱之都”的口號,以沈陽為原點,合唱藝術在遼沈大地發揮了巨大的輻射力,展示出蓬勃生機,各種合唱季、合唱節、合唱展演成為我省亮麗的文化名片,多維度展示遼寧形象。站在新的時間坐標,如何持續奏響和鳴之音,擦亮合唱之都名片底色,是這次全省合唱展演活動帶給我們的觸動和思考。
“叮叮滴哩滴哩滴哩……”美妙的男女混聲交織在一起,仿佛馬蹄在沃野上輕快地馳騁。開幕式演出現場,身著艷麗民族服裝的阜新朝樂蒙合唱團剛一亮相,就牢牢吸引了眾人目光。他們用蒙古語演繹的《八駿贊》在舞臺上刮起強勁的草原風。作為我省唯一一支蒙古語合唱團,該團以傳承民族文化、謳歌美麗家鄉為己任,排練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合唱作品,在網上也非常“出圈”。對于如何立足特色,推動合唱事業的發展,他們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和思考。阜新市音協主席齊瑋告訴記者:“朝樂蒙合唱團所在地是‘阜新東蒙短調民歌’之鄉,我們將蒙古語合唱與非遺藝術結合起來,融入馬頭琴、呼麥等民族音樂文化,打造更多原創作品。”
“我們為什么要參與合唱?并不是為了比賽、為了拿獎,而是為了獲得快樂。”“合唱團里沒有我,只有我們。大家要共同發出一個最好的聲音,所以一定要學會互聽、互找、互讓、互靠,在這‘四互’中尋找團隊合作的意義,尋找美育與藝術的真諦。”10月19日的合唱工作坊活動中,面對我省基層合唱團骨干代表,中國音協合唱聯盟群眾合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信義以手把手、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臺上認真教,臺下認真學。講到中午飯點,大家仍覺得意猶未盡,將老師團團圍住,請教指揮的要領。
省音協主席劉輝介紹,我省現有合唱組織5000多個,本次展演活動得到全省各地的積極響應,軍人、教師、學生以及新文藝群體等各行各業音樂愛好者紛紛參與,共有55支合唱團隊報名,涵蓋了廣泛的年齡段,充分展示了我省合唱藝術的蓬勃生機與深厚底蘊。
“現在我省的中小學和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合唱團,達到了一校一團,社區中老年群體合唱團的基數也非常大,青年合唱隊伍有迅速增長之勢。”省合唱協會理事長孫雷認為,我省在沈陽“北方合唱之都”的基礎上,打造合唱文化品牌,有很大優勢。近年來,在“小金鐘”等全國性重要賽事中,我省合唱團隊基本都拿過最好成績。“大家對合唱藝術水準的追求更高,曲目、表演形式更多樣化,年輕指揮越來越多,遼寧地區的合唱事業正處在更新換代的階段,喜歡合唱、參與合唱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省音協開辦的星火筑夢中青年合唱指揮骨干培訓已培養出了30余位基層優秀指揮人才,這都推動了我省合唱的良性有序發展。”孫雷說。
“遼寧合唱愛好者基數龐大,而且東北人腔體條件普遍較好,這是先天的優勢。我認為在理念和創作上需要堅持守正創新,在反映更深厚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再加一把力。”中國音協合唱聯盟副主席兼指揮表演委員會主任閻寶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遼寧合唱事業的發展寄予厚望,他同時表示,參天大樹一定是根扎得越深,才能長得越高,所以強調一定從孩子抓起,讓更多孩子從合唱的合作中體會增值的幸福。
“合唱是灑在孩子們心間的一束光。”大連市童聲合唱團指揮翟芮這樣說,“我經常被他們對音樂的那份渴望而感動,看到他們眼里的光,就像看到了希望。”她的期冀,就是遼寧合唱事業熠熠生輝的未來。
編輯:邱美然
責編:閆尚
審核:楊東溟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關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鑒|這個“地下軍團”為何會成為“國家名片”?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進行時丨人間重晚晴——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愛老的難忘瞬
- 習近平會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
- 第一觀察 | 習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
- 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的講話
- 習近平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
- 薪火相傳丨一草一木 清香雋永
- 習近平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