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媒體走進塔城②|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有了遼寧援疆的醫療專家后,不需要長途跋涉去大型醫院看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病患家屬李菱對塔城地區人民醫院的援疆專家贊不絕口。
10月16日,遼寧省新聞媒體交流團來到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采訪遼寧援疆專家,了解相關工作最新進展。
據介紹,自2016年以來,遼寧已連續選派九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專家到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從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現代化醫院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開展傳幫帶,援疆專家充分發揮醫療人才“輸血”變“造血”的功能,努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有力提升了醫院的管理能力和整體醫療水平。
10月16日,正值每周三的“援疆專家門診日”,塔城地區人民醫院的部分診室門前排起了隊伍。“塔城地區的人民很信任遼寧援疆醫療專家的能力,所以我們特設門診日,滿足他們的就醫需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副院長,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金俊哲向記者介紹。
九年對口支援的時間里,遼寧援疆專家會同當地醫生開展多學科協作,成功完成塔城地區首例肝癌切除手術,首例腫瘤序貫降期轉化治療后的切除手術,首例支氣管動脈栓塞術,首例創傷導致心臟破裂、心包填塞危重患者的心臟修補手術,完成極早產兒和嚴重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的救治……
2020年,在中國醫科大學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的幫助下,塔城地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室成立,解決了曾經危重患兒只能轉院到大醫院進行救治的問題。“截至目前,新生兒科室無一例患兒死亡,也無一例患兒發生嚴重并發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塔城地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石永言說。
同時,遼寧援疆專家在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還建成了專業負壓結核病實驗室、艾滋病毒基因檢測實驗室、腫瘤診治中心等,實現了一批重點專科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為數萬名患者減輕了病痛。
醫院行政樓的身后,一棟大樓正在施工建設中。這是遼寧援建塔城地區人民醫院門急診綜合樓建設項目,預計明年11月完工,投入使用后將全面改善醫院工作和就醫環境,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就診服務。
記者:陳博雅、王月、何書凝、張曦予
責編:姚晟琦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關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鑒|這個“地下軍團”為何會成為“國家名片”?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進行時丨人間重晚晴——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愛老的難忘瞬
- 習近平會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
- 第一觀察 | 習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
- 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的講話
- 習近平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
- 薪火相傳丨一草一木 清香雋永
- 習近平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