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安:夕陽漫看遼河水 燈火燉來大鵝香
夕陽西下,暮色初來,遼河悠悠,煙火升騰,一鍋鍋鐵鍋燉新鮮出爐,芳香四溢,人們團團圍坐,一邊品大鵝美味,了解當地美食文化,一邊賞稻田花海,聽古渡舊事今生。
遼河水悠悠。
美好的秋日,收獲的時節,在遼河臺安文化旅游區,時不時會看到這樣熱鬧愜意的場景。
近年來,臺安大力推動文旅事業發展,還打造頗有創意的鐵鍋節,推廣東北特色美食鐵鍋燉系列。作為臺安最具代表性的美味,鐵鍋燉大鵝也隨之名聲在外,倍受喜愛。
看稻田野色。
鐵鍋燉原本在東北一些農村地區比較常見,使用灶臺鐵鍋燉雞、鵝、魚、排骨等菜肴,以燒柴為主,“鐵鍋燉大鵝”“地鍋雞”“灶臺魚”等品類比較出名。
鐵鍋燉大鵝。
臺安燉大鵝之所以好吃,主要取決于當地食材大鵝。臺安地處遼河三角洲腹地,是有名的魚米之鄉,地勢平坦,水草豐富,非常適宜鵝生長,鵝養殖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養殖量位于省級前列。自年初開始,大鵝生長到七八個月后,逐漸長成,肉質最為肥美鮮嫩。
水草豐美。
臺安燉大鵝是東北鐵鍋燉的創作源泉。這道菜充分發揮東北菜燉、醬、炒特點,色香味濃,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鵝肉酥香爛嫩,配菜色鮮味濃,明油亮芡,湯稠料足,堪稱一絕。
臺安大鵝不僅可以燉,還可熏著吃。臺安熏大鵝采用十幾味中草藥腌制,再用特制醬料鹵制,最后以白糖加東北大米文火熏制。熏好的大鵝,通體色澤紅亮油潤,熏香入味,讓人垂涎。
閱讀鏈接
據了解,臺安還有兩種傳統美味非常值得一提,一個是火勺,一個是大醬。
臺安火勺由清代傳統的燒餅演化而來,歷經百年,傳承五代,正從地域小吃變成全國特色美食。
2000年,臺安火勺被被評為“臺安地方風味名點”,并載入《臺安縣志》,后列入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遼南地區唯一保留源于清朝民間工藝及配方的歷史名糕點。
大醬是東北地區傳統美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隋唐時期,東北地區的先人們就種豆制醬。臺安家醬也是歷史悠久的非遺技藝。臺安人非常偏愛家醬,無論炒雞蛋,還是土豆拌茄子,或者生蘸黃瓜,他們都愿意用一些大醬,滿足來自骨子里的味蕾所需。
北國網記者王世海文并攝
責編:齊志揚
審核:劉 新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關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鑒|這個“地下軍團”為何會成為“國家名片”?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進行時丨人間重晚晴——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愛老的難忘瞬
- 習近平會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
- 第一觀察 | 習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
- 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的講話
- 習近平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
- 薪火相傳丨一草一木 清香雋永
- 習近平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