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品南國梨風味 探“紅樓夢”文化
(北國網訊 張廣紀 記者王世海文并攝)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秋日的千山,層林盡染,瓜果飄香,引人流連。
日前,“稻花香里說豐年”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參訪團走進東北明珠千山,看南國梨大豐收,探“紅樓夢”文化。
奇松怪石。
在千山東部,山野自然,林木茂盛,民居錯落,這里大部分農戶以種植南果梨為業。
碩果累累,掛滿枝頭,農民們沉浸在豐收喜悅之中,也忙得不可開交,摘梨、裝箱、打包、發運……將一箱箱新鮮香甜的南果梨售賣到全國各地。
南果梨是鞍山特產,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色澤鮮艷,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深受國內外友人贊譽,素有“梨中之王”美譽。
南果梨是鞍山東部山區農業支柱產業。從鮮食南果梨,到南果梨酒、南果梨粽子、南果梨奶茶,一枚小果子,成就大產業。目前,鞍山南果梨種植面積約40萬畝,年產南果梨40余萬噸,年生產、儲藏、加工綜合產值超23億元。
秋韻。
千山景區由核心景區、仙人臺國家森林公園兩大區域組成,最高峰為仙人臺,以奇峰、峭石、蒼松、梨花、古廟聞名于世,共有大小景點400余處。
千山旅游集團董事長李曉梅表示,千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統一,歷史傳說豐富,亦多有獨特之處,與“紅樓夢”文化頗有淵源。
山林掩映,古意盎然。
千山飛龍橋和無量觀兩個景點,是87版《紅樓夢》踏雪尋梅、寶玉乞梅的取景地。每當隆冬瑞雪,紅日初晴,蒼松綠繞,別有一番情韻,游客紛紛盛裝打卡拍照,絡繹不絕。
登高望遠,多少故事藏在山中。
千山歷史十分悠久,千山山脈形成于38億年前,已發現100多處距今8000年新石器時期巖畫,還出土了漢、隋、唐、宋古錢幣30余萬枚。
責編:齊志揚
審核:劉 新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關心“小超市” 情系“大民生”
- 文明遇鑒|這個“地下軍團”為何會成為“國家名片”?
- 時政微周刊丨總書記的一周(10月7日—10月13日)
- 發揮民間外交獨特作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學習進行時丨人間重晚晴——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愛老的難忘瞬
- 習近平會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
- 第一觀察 | 習近平主席再談“同球共濟”
- 習近平:在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時的講話
- 習近平會見出席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外方嘉賓
- 薪火相傳丨一草一木 清香雋永
- 習近平給“銀齡行動”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