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讓文化和旅游產業為城市更新賦能
文藝表演、主題演講、圓桌會議……2024年9月29日至30日,一場旨在探討“文化和旅游產業如何賦能城市更新”的交流活動在沈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300余位專家及企業代表齊聚沈陽,共同探討如何發揮文化和旅游產業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激發樓宇經濟和街區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本次活動由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中共沈陽市沈河區委員會、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9月29日晚,與會嘉賓實地參觀沈陽方城文化旅游區,穿梭在方城區域煥然一新的胡同中,欣賞樂器演奏、舞蹈、曲藝、歌曲等精彩的文藝表演,沉浸式了解沈陽方城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更新經驗。9月30日,交流活動正式啟幕。多位嘉賓進行了主題演講。在活動特別安排的圓桌會議上,專家共同探討城市更新帶動文旅發展的多元實施路徑,為參會者提供了豐富的思路和經驗。會上還舉行了新項目招商框架協議的集中簽約儀式,涉及老久華地塊、西華北里地塊、海堰里地塊、中心里文旅綜合體地塊以及東煤地質局大院地塊等五個項目,標志著這些項目正式進入合作階段。會上,沈陽市政府特聘單霽翔先生為沈陽市“城市保護更新”特聘顧問,并在活動中進行了頒授。
古城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沈河區立足“打造古城復興典范”的工作目標,沈陽方城內胡同的改造注重了局部建筑樣式原貌修復,發掘其蘊含的市井風情。今年,沈河區聚焦方城“四邊五區、多點、四十八條胡同”,實施了方城歷史上最大規模綜合改造,啟動了27個提升改造工程、200個子項目,工程量之多、工程難度之大均創歷史之最。經過改造提升,方城的天際線更加晴朗蔚藍,古韻新風更加引人入勝,這些不僅是惠及民生的改造振興舉措,更讓沈陽方城成為了沈陽的新晉網紅打卡地,僅中秋假期兩日就接待了游客196.23萬人次。
未來城市應當怎樣發展更新?在活動中,多位專家分享了經驗。其中,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以“文化遺產與城市更新”為題,分享了故宮博物院在城市更新中的實踐經驗;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則從文旅融合的視角,為大家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旅游對城市更新的推動作用;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北京昱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代旭提出了文化復興、旅行升級和商業創新的重要理論與實踐價值等等。各位專家們的演講和討論,通過挖掘文化和旅游產業在城市更新中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不僅提供了城市更新的寶貴經驗,也為未來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視頻攝制:李明
圖片:欒溪 攝
北國網記者 欒溪 李明
責編:徐 碩
審核:徐曉敬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